为纪念董希文诞辰100周年,在文化部、教育部和中国文联的支持下,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中国美协、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学院、敦煌研究院共同协办的“油画中国风——董希文百年诞辰纪念展”12月22日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
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和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担任策划。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将最好的展示空间进行改造,整个展厅设计成富有民族气派的暖红色,其间穿插从董希文作品中节选出来的蓝天白云图案作为板块与板块之间的过渡。展览分为“转益多师” 、“心系敦煌” 、“革命历史画” 、“重走长征路” 、“春到西藏”和“访苏之旅”六大部分,展现了董希文在“油画中国风”与“油画民族化”实践上的成就。
据了解,此次展览是迄今为止董希文存世作品数量最多也最为全面的一次展示,多幅作品都是首次展出。家属珍藏的董希文为创作《开国大典》而作的创作小稿,这件珍贵小稿50多年来一直被认为遗失,在展览筹备过程中家属重新发现了它,得以首次公开展示;两个版本的《百万雄师下江南》有史以来第一次双双走出中国国家博物馆,回到创作者的“娘家” ,并连同家属珍藏的16件创作稿第一次以完整的面貌呈现在公众面前; 《抗美援朝》第一次走出中国国家博物馆外借展出;时隔70年,《苗民跳月》和《敦煌全景图》第一次离开敦煌展出;巨幅革命历史画《红军过草地》第一次走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而且第一次与珍藏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的另一幅同题材《红军过草地》同时展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珍藏的8件董希文20世纪40年代临摹敦煌壁画的精美之作,首次公开亮相;家属珍藏董希文为家人绘制的肖像照,也首次以“全家福”的方式全部展出。
展览充分突显了董希文对西方艺术借鉴取舍的原则,对民族文化的崇高信仰和文化自觉,这些既是现代中国美术史乃至文化史的宝贵遗产,在今天尤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董希文一方面在自己的艺术创作实践中探索“油画民族化”的道路,一方面在教育教学中坚持贯彻这一艺术主张,在中央美术学院先后成立的“董希文工作室” 、“第三画室”的教学中,通过“顺水推舟,因材施教”的教学法对学生进行引导,为新中国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油画艺术家。范迪安表示,董希文的艺术,深深感动同代人也感动后来人的根本原因在于其艺动人,其精神更感人,是德艺双馨的楷模。作为从20世纪前半叶走向新中国的代表性艺术家,董希文对中国美术的发展抱有坚定的文化理想,自觉地把自己的艺术人生和人民的审美期待结合起来,回应并努力解答了20世纪中国美术的重大课题,画出了中国气派,展现了时代精神,是耸立于中国美术史册的巍然高峰。
展览举办的同时,还将举办三场学术研讨会,美术界几代同堂,共同缅怀董希文的艺术与美术教育人生,围绕“艺术与时代” 、“艺术与人民”等话题,展开研讨。由董希文之女董一沙编著的《一笔负千年重任——董希文艺术百年回顾》也同时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