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日期:2014-05-27 分享到: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美术家协会、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广州美术学院、北京画院、广东画院共同主办的“匠心造境——王肇民绘画艺术展”于2014年5月30日在北京画院美术馆隆重开幕。这是当代中国水彩画大师王肇民先生继1993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之后,于11年后再次与首都观众的艺术交流。展览聚集了王肇民先生20世纪30年代的早期油画作品,以及70至90年代成熟期的水彩画精品,以一种凝炼与精妙的气息,诠释了先生对“形”的把握和对气度的坚守。
尺幅片纸有尊严
“男儿立身先立志,尺幅片纸有尊严”。
这是王肇民先生自述的诗句。王肇民,一位德高望重的艺者,一位中国现代水彩画的先驱,一个令画坛后学无比敬仰的名字。李可染先生称赞他的水彩画是“把中国画的用笔、素描的功底、油画的色彩和诗的境界融合在作品中,形成了他鲜明的艺术风格”。迟轲先生称他的艺术风格是“伟大的风格”。邵大箴先生也给予了他这样的评价,“他从来不画所谓的创作,从来不按任务布置来画画,并不说明他的艺术和时代无关。相反,他的艺术始终是和时代紧密相连,始终贯彻着一种品格,一种大气、正直、明亮、厚实的高尚品格,而且终生未变,在我看来,恰恰是他艺术的这种品格,切合我们今天的需要,是我们这个时代所应该提倡的。”
王肇民先生从艺70余年,他一生平凡简朴,默默耕耘,虽然历经战乱的困苦,政治运动的大潮和物质利欲的诱惑,却从不动摇求索艺术的真谛。他在人们所认为的小画种——水彩画里,在人们所认为的小品习作——静物画里,不露声色、精雕细琢,倾尽自己的才学,融入自己的精神,展现自己的率真,以殉道士的精神执拗地、默默地走一条无人相伴的崎岖小路,可谓“以精小而见博大,以拙静而显灵动”。他的艺术犹如一座坚实的大山,是他用对艺术的全部忠诚,用一生高尚敦实的品德,广博精深的文化修养,毕生勤苦的创作探索和不求闻达的孤寂耐性铸就而成的。解读王肇民的人和画,可以使我们在时下绘画界某种程度上存在的拜金主义和急功近利的风气中,就如何做一个有操守、有追求的艺术家,如何选择适合个人的艺术发展道路,如何进行艺术上的继承与创新,如何使艺术为大众服务等问题,得到一些有益启发。
开创中国水彩画的民族风格
在谈到水彩画的民族风格时,王肇民先生说:“学习民族风格,是把古代的、现代的、中国的、外国的各种艺术品放在一起作同类比较。上自内容下至形式,中至工具和材料,在气质的差别上,辨别什么是中国的民族风格,久而久之,自然明了”。
因此,他既是西方文化艺术的汲取者,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卫道士。一方面,他以开放的姿态接纳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来丰满自身的艺术,对于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总是投以理性的选择。他认为“印象派艺术解决了光的问题,特别是塞尚的作品有重量感,值得学习”,更相信“文化复兴代表了宏大的艺术精神和对生命力的赞叹”。另一方面,他坚信基于中国本土文化语境自然而然长出来的艺术才是有民族风格的艺术。他擅长国画、书法与诗词,熟读古代画论、诸子百家和历史。所以说王肇民先生的水彩画, 是把国画的笔法、书法的神韵、素描的功力、诗的境界和学者深邃的哲理思考与画家特有的艺术理念和气质熔于一炉。
作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者,王肇民先生的创新不是追逐新的技法或概念,而是在对古今中外优秀传统深刻体会的基础上,在长期的艺术创作实践中自然形成的,是艺术表现上一种内在的需要。他的水彩画别开生面,与传统水彩画不同,与同时代的水彩画亦有不同,具有着鲜明的个人特色。他一反传统水彩画那种透明、轻快的特点,创造了用色浓重,造型厚实,充满张力和强度,同时又极具现代感和视角冲击力的新气派,在艺术表现上将水彩画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本次展览展出的《红壶》、《百合花》、《绿苹果》、《残留的玫瑰》等作品中,便可窥探这种西方现代艺术色彩美与中国传统笔法美的水乳交融。这些作品打破了一般水彩画薄涂淡彩的规范,用色浓重,讲究笔力气韵。一点、一抹或淡雅柔美,或浓艳厚重,已臻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境界。
王肇民先生的艺术道路向我们昭示了一个非常基本的规律:艺术家的成功不仅仅取决于他吸收了中国的文化素养还是西方的艺术理念,最后成就的高度还在于艺术家先天和后天所具备的素质,主要就是对于不同艺术手法的总体整合能力以及对于艺术把握的整体创造力,往往这才是艺术家创造的根本。王肇民先生把自己的创造力凝聚在方寸尺幅的水彩小画种之上,取法不囿中西,取材勿论大小,在一束花、几枚果中以小观大、静中求动,寻找和品味其中蕴涵的诗意感受,把别人画了千万遍的教学素材,画出了情调、画出了境界、画出了自己的生命感受,这就是大家气魄、大家风范。
王肇民先生简介(1908年——2003年)
安徽萧县人。中国著名美术家、美术教育家。早年在国立杭州艺专求学,后因参加“一八艺社”被敕令退学,转学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西画系。毕业后至南京国立中央大学师范学院艺术系旁听,专攻素描。1958年随中南美专南迁广州,为广州美术学院教授,1987年聘为终身教授,2002年获教育部“德艺双馨”荣誉称号。
王肇民先生凭借坚实的素描基础,深厚的国画修养和丰富的油画经验,将水彩艺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峰,他和他的作品,被认为是“当代中国水彩画最高成就的标志。”
在长达七十多年的艺术创作生涯和近一个世纪的生命阅历中,王肇民先生独立不倚,坚忍不拔,不仅完成了一个独立纯粹的艺术家的传奇,也成就了其庄正大度,坚实有力和厚重浑朴的“王肇民风格”:“读王肇民教授的作品,也如见狮虎之行于大漠,鹰隼之立于高岩,可以消除猥琐鄙吝之心,而向往于宽阔的胸襟高尚的人格。故其艺术风格为一种伟大的风格。”(迟轲语)
前 言
我对王肇民先生的艺术很早就有关注,记得前些年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展览,我看完了以后非常的激动,就又买了他的画册回家,放在案头进一步品读和研究。在这次展览的筹办过程中,我又进一步接触了一些关于他的艺术资料,对于他的人生和艺术逐渐获得了一个明晰认识。
首先我认为王肇民先生自始至终都保持着对于生活的热爱和艺术的激情。王肇民先生在年轻时代就创建和参加了一些进步组织,致力于民主革命事业,无论在艺术上还是在政治上,他都是一个不甘寂寞、富于社会责任心的热血青年。在艺术上,他学油画、做木刻,有过多种艺术门类创作的尝试。新中国成立之后,正如同李可染先生忽然由画人物画转向山水那样,王肇民先生把自己的艺术主攻方向转向了水彩画,这一转就是半个世纪。水彩相对来说是个小画种,从事这一行业很难进入美术史视野的主流,但是王肇民先生对于生活和艺术的热情不减当年,他把大好好年华都用在了尺幅方寸之间,数十年如一日、潜心追索,终于把这个小画种开掘出了大境界。这里面倾注了他所有的情感和心血,所以我们能在他的艺术作品面前,明确地感受到昂扬的生命活力和深沉的艺术情感。
关于王肇民先生的绘画艺术,我认为主要有这样几个特色:首先就是王肇民先生有着非常独特的造型能力,他的造型风格比较整体、概括,表现起来大刀阔斧,同时该细腻的地方又无微不至,但是更主要的还是强调了整体感。其次王肇民先生的绘画结构形式感很强,他强调了结构的严谨和造型的力度,这一点在他的静物画和人体画中都有鲜明的体现。还有就是他对于色彩的运用,王肇民先生对于色彩的敏锐感觉和准确表现,这是别人无法企及的。色调整体、概括、响亮,这种颜色的纯粹和他对于色彩的感觉,不是来自于色彩之间的对比,而是艺术家的直觉和感受。王肇民先生主张用色如同击剑,一笔下去,准确到位,如兔起鹘落,没有拖泥带水也没有犹豫寡断。他用色的纯度和饱和度也非常的到位,让人看后非常快意。
另外王肇民先生对于形式美感也有他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觉。他的艺术不是对现实的简单摹写,而是积淀形成了自己的表现语汇,吸收了很多西方绘画大师比如塞尚的表现手法,强调了对于形体的方形化处理和结实程度以及超出物体的色彩关系。但是他又把别人的东西彻底吸收消化,转化成为自己的感受。另外从王肇民先生的速写和素描作品中也可以见出他在水彩画中一以贯之的对生活的洞察力和表现力,还有他的国画作品,这也是他一个非常独特的视角,画得非常随意,有自己的真性情在其中。艺术家的生命力就在于他的创造力,贯穿在王肇民先生绘画艺术中的这种激情老而不衰、老而弥坚,一直保持到他晚年的几幅作品中。
王肇民先生的艺术道路向我们昭示一个非常基本的规律:艺术家的成功不仅仅取决于他吸收了中国的文化素养还是西方的艺术理念,最后成就的高度还在于艺术家先天和后天所具备的素质,主要就是对于不同艺术手法的总体整合能力以及对于艺术把握的整体创造力,往往这才是艺术家创造的根本。王肇民先生就具备这种素质,他把自己的创造力凝聚在方寸尺幅的水彩小画种之上,取法不囿中西,取材勿论大小,在一束花、几枚果中以小观大、静中求动,寻找和品味其中蕴涵的诗意感受,把别人画了千万遍的教学素材,画出了情调、画出了境界、画出了自己的生命感受,这就是大家气魄、大家风范。所以说最后的艺术成就的路径和高度取得,不在于画种、不在于题材,也不在于技法,而就在于艺术家自己的整合力与创造力。有了这种创造力、这种才情,艺术奇境就会不择地而出、不择时而出,所以在这里我还是倡导一种实践精神、一种创造意识!
王明明
建议内容: | |
---|---|
联系方式: |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