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日期:2014-04-25 分享到:
1947年,经徐悲鸿介绍,李可染拜访齐白石,受到齐白石契重。不久,与齐白石第三子齐子如一同拜齐白石为师。早在重庆时,李可染的水彩画作品为徐悲鸿所看中,两人开始订交,李可染从徐悲鸿家里的藏画中看到齐白石的作品,也从齐白石的行述(自传)中了解到齐白石不平凡的艺术经历。徐悲鸿对齐白石的高度评价,深深打动了李可染,使他萌生了投师的念头。
李可染拜师时,齐白石已是87岁高龄(实为85岁),不久他又师从于另一位高龄老画家黄宾虹,正是两位老师艺术上达到巅峰之时。
齐白石在看了李可染的画之后,称赞他比明代徐渭的作品更超逸,是吴昌硕艺术的继承者;“中国画后代高出上古者在乾嘉间,向后无多,至同光间仅有赵撝叔(赵之谦),再后只有吴缶庐(吴昌硕),缶庐之后约二十年,画手如鳞,继缶庐者有李可染。”(题李可染《牧童双牛图》1947)
李可染跟随齐白石十年,在为老师磨墨理纸的过程中细心观察体会、研究齐白石的艺术思想和创作经验,他说,从齐白石学了很多东西,其中最重要的是笔法,李可染从师以后,从用笔方法到整个画风都发生了重要变化,形成了他后期雄浑厚重的艺术风格特色。他从老师日常的言谈、书信、题跋中,发现不少有理论价值的思想闪光。如“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见解就是李可染从老师的话中总结、提出来的。他写的一些评介文章对帮助社会了解齐白石的艺术成就起了重要作用。1983年,社会各界在湖南湘潭隆重纪念齐白石诞辰120周年,李可染写下一幅感人至深的对联:“游子旧都拜国手,学童白发感恩师”。
李可染从齐、黄两位两位老师那里接受了一种新的审美观,以丰富、充实、含蓄、沉雄为美,并从齐白石的笔法和黄宾虹山水画的层次观获得启发,在艺术道路上出现关键性的转折。
建议内容: | |
---|---|
联系方式: |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