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日期:2022-07-25 分享到:
主办单位:北京画院 李可染艺术基金会
开幕时间:2019年7月18日(周四) 下午3:00
展览时间:2019年7月18日——8月11日
展览地点:李可染艺术基金会美术馆(北京市朝阳区弘燕路山水文园东园北门3号楼底商101室)
在20世纪中国画的变革浪潮中,李可染先生在万里写生路途中探寻传统笔墨形式与自然山川的完美融合,树立“为祖国河山立传”的艺术信念践行山水画的创新与发展,为传统山水画注入了新的艺术面貌与时代特色。本次邀请展的九位艺术家皆是在继承中国画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强调写生,虽然各自独具艺术风貌,但都注重表现自然景象的感性特征和直观感受,于咫尺天地间表现秀美壮丽的祖国河山,将自身的艺术个性与时代审美相结合,可以说与李可染先生“为祖国河山立传”的艺术信念和人文情怀一脉相承。参展的九位艺术家全部供职于北京画院,所以此次展览也是北京画院山水画创作水平的一次集中展示。
几位艺术家来自祖国的大江南北,不同的人生经历与艺术追求也使得他们的山水画各自具备着着鲜明的艺术特征。李小可自幼受到父亲李可染先生的濡染身教,奠定了扎实的山水画根基。他的山水画创作很好的承袭“李家山水”的艺术典范,并在数十年的采风写生中不断探寻笔墨表现自然山川的新可能。尤其是数十次的西藏之行在李小可的笔下汇聚成“雪域高原”系列,藏地独特的地理风貌与人文情怀在画面中缓缓流淌,藏地的虔诚、纯净与空灵也在李小可的艺术实践中焕发出新的山水画意境。
庄小雷此次参展作品均为2019年的新作,多以北京地区的历史人文景观为描绘对象。笔法轻松、设色明朗,与以往注重布局结构与设色重彩的形式有所不同,从中可见艺术家轻松驾驭笔墨语言的深厚功底。在他的笔下,山水画的意象表达更加的多元、现代,也使得国子监、中山公园、香山、颐和园这些传统的文化胜迹展现出新的艺术生机。
谢永增的山水创作注重从传统中汲取养分,同时又吸收现代的布局形式和色彩,常常在墨色淋漓的画面中寻求留白与设色的微妙变化。谢永增同样重视写生与创作之间的关联,他的创作目光始终停留在吕梁山区普通百姓的生活场景中,画面里没有过多引人注目的新奇景色,却饱含着一位当代山水画家对家乡自然、乡土故园的深深留恋。
郭宝君善于运用皴擦点染,并喜欢在不同的材料上尝试新的笔墨实验。他的山水画追求洗净铅华的宁静与空灵,注重表达内心深处的纯真与感动。此次参展的《故园》系列是郭宝君近年来绘制的新作,他将自己对写生的感受、对安徽民居的真切体悟完美的融入到画作之中。
买鸿钧迷恋于探索传统的笔墨语言,并将对传统的感悟和对自然的观察融入到的山水画创作中。自由的笔墨挥写、多元的艺术面貌都展现出艺术家背后孜孜不倦的追求与探索。买鸿钧在自然写生与传统笔墨之间寻找到了平衡,在他的笔下,传统山水画焕发出新的审美趣味与意境。
徐卫国、牛朝、刘旭、徐刚是近年来北京画院引进的青年山水画家,他们均有着明确的创作定位和鲜明的艺术风格。
徐卫国的山水画气势磅礴,善于表现祖国山河的壮美,同时在创作中对传统笔墨韵味的把握,也使得他的画作中透露出浓浓的文人情怀。
牛朝的山水画师古而能出新,“化繁为简”和“化圆为方”的处理手法是他独特的艺术语言,他在简单、纯洁的意象中升华山水意境、拓展情趣,创造出一种清新雅健的画风。
刘旭专攻传统的小写意青绿山水,画面常以大面积的青绿设色取形造势,于细节之处却富有巧妙变化,画面中峰峦云岫叠翠,烟岚气脉贯通,既得古人情怀,又传达出独特的个人感受。
徐钢的艺术直承新金陵画派,他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开拓创新、自出机杼,用笔刚柔相济,用墨虚实相辅,施墨和皴法颇具独特的个人风貌,画作常给人满纸烟云之感。
此次展览以“为祖国河山立传”为主题,展现北京画院九位山水画家描绘祖国山川的艺术佳作,既是当代山水名家向李可染先生艺术精神的致敬,也是向祖国七十华诞的艺术献礼。希望广大首都观众能从展览的画作中感受艺术家们对自然的艺术感悟,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秀美壮丽。
此次展览将持续至8月11日结束。
建议内容: | |
---|---|
联系方式: | |
关闭 |